首页 > 中华药典频道 > 中药材库 > 正文
山乌龟(中药材)
收藏
0
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
血散薯为防己科植物血散薯Stephania dielsiana Y. C. Wu的块根。秋、冬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主产于广东。此外,广西、湖南亦产。

  • 中药名称山乌龟

  • 中药学名(拉丁名)RADIX STEPHANIAE

  • 别 名

  •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

  • 防己科

  • 分布区域、主产于广东。此外,广西、湖南亦

来源

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黄叶地不容Stephania viridiflavens H. S. Lo & M. Yang、汝兰Stephania sinica Diels、血散薯Stephania dielsiana Y. C. Wu、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 H. S. Lo等的干燥块根。(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》)

分布产地

主产于广东。此外,广西、湖南亦产。

入药部位

根及根茎

采收加工

秋、冬二季采挖,除去细须,干燥。(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》)

药材性状

黄叶地不容  为类球形、扁球形或不规则块状,直径10~40cm,表面灰褐色至黑褐色,有粗糙的皱纹或不规则的龟壳状裂纹。散生众多小凸点。商品多为横切或纵切片,直径2~7cm,厚0.5~1cm,切面鲜黄色,可见三生维管束呈点状突起,排列成同心环或不规则状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折断面黄色,断面粉性。气微,味苦。(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》)

性味归经

苦、辛,寒;小毒。归胃、肝经。(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》)

药材功效

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。(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》)

药材主治

用于胃痛,神经痛,牙痛,跌扑损伤,毒蛇咬伤,疮疖痈肿,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。(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》)

用法用量

3~6g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或研末用醋调敷。(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》)

用药禁忌

孕妇慎服。(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》)

贮藏保存

置通风干燥处,防霉。(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》)

药理作用

在动物耐受剂量下,千金藤碱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,抑制率为16%-34%;对大鼠移植性癌肉瘤W25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,抑制率为31.3%-64%。(《中华本草》)

道地性

非道地

原标题:山乌龟
词条标签:血散薯

  • 来源来源
  •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
  •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
  •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
  •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
  •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
  •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
  •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
  •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
  •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
  •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
  •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
  • 道地性道地性